食用槟榔加工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
发布时间:2020-04-16
分享到:
浏览量:
许 丹,刘 芳,申衍豪,江媛媛,李 滨
(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,粮食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,湖南长沙 410004)
摘 要:近年来,随着食用槟榔消费人数的增加,食用槟榔生产加工企业迅速发展,人们对其安全问题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。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几年来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常出现的安全问题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、检测方法及其发展情况,并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。
关键词:食用槟榔,加工,安全风险评估
中图分类号:TS201.6 文献标识码:A
文 章 编 号:1002-0306(2012)05-0388-03
槟榔(Betelnut,Areca nut)是棕榈科植物槟榔树的种子,原产东南亚,目前主要产于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孟加拉、缅甸、泰国等热带地区,在我国海南、台 湾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等地也有种植。槟榔在我国自古作为一种常用中药,而今绝大部分槟榔原果加工成食用槟榔用于咀嚼,只有很少部分仍用做药材。近年来,嚼食槟榔的人数逐渐增多,全世界约有6亿人在咀嚼槟榔,槟榔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口腔嗜好品之一。食用槟榔兴起于湖南湘潭,据不完全统计,2009年湖南省槟榔的产值已逾40亿元。湖南特色的食用槟榔逐渐走向全国,如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辽宁、湖北、江西等省市均有湖南加工的食用槟榔销售。食用槟榔加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槟榔种植业的发展,全国99%的槟榔原果产于海南,这给海南地区的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,槟榔树因而也被当地人称为“摇钱树”。现如今,随着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,一些学者也开始对食用槟榔加工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。
原文详见下方附件: